在许多人心里,马自达的高度是无法企及的。“技术宅”、“坚持初心”、“偏执狂”等溢美之词仿佛让马自达成了汽车界里一群商人中的神仙,甚至于马自达3昂克赛拉还被粉丝称为“马3拉蒂”。
这背后,除了马自达自身的品牌风格刻画,也少不了公关行为和无脑车迷吹捧。实际上,在全球车企逐渐同质化的当下,马自达真的如他们说的一般清高吗?今天疆哥就来结合其近期的新动向,聊一聊马自达这个品牌。
从百度指数的波动,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马自达品牌的关注度变化。第一个高点在2017年10月,当时马自达在欧洲研发中心召开了2017全球技术论坛,第二代创驰蓝天技术首次对外公布细节。融合压燃点火技术的SKYACTIV-X汽油发动机成为话题中心,马自达的黑科技形象达到顶峰。只不过,当时预计搭载新技术的马自达6会在2017年底上市,实际上新车跳票到现在依旧没有确切消息。
第二个关注度高点则是2月份,马自达1-2月的累计销量同比增加32.4%,达到54,044台,创下累计销量历史最高纪录。其中一汽马自达同比增加9.0%,长安马自达同比增加54.4%,无疑大大鼓舞了支持马自达的粉丝 。只可惜从这以后马自达销量就开始下降,今年7月份
长安马自达销量同比下降25.35%,一汽轿车马自达同比下降27.34%,关注度也呈现低迷态势。
而在关注度低的这段时间里,马自达的几个大动作却被忽略了。首先,与丰田加强合作无疑影响最大。除了早期宣布的技术交换外,马自达与丰田正式成立合资公司,在美国建立新工厂。美国销售的马自达2和丰田雅力士iA已是同一平台的产物,未来马自达车型引入丰田TNGA架构的传闻也几乎板上钉钉。
根据马自达研发总监藤村清志近期的采访,新一代马自达3将采用扭力梁悬挂代替现款的多连杆,以此换取更多的车内空间和更好的NVH表现。而新CX-3除了改用扭力梁并取消四驱外,还将加长“数英寸”(10cm左右),以此提升纵向空间。
对于对操控表现要求苛刻的马自达,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数典忘祖。毫无疑问,丰田通过TNGA学习大众的平台化经验影响了马自达,未来马自达的新车将会更加注重普通消费者的需求,而非特立独行的少部分人。
除了新车的操控缩水,马自达对自然吸气内燃机的坚持也开始受到质疑。马自达曾提出一种独创的计量方法,证明了从燃油生产到消耗全过程中的排放,相比电动车的全产业排放要小,得出纯燃油车型更加环保的结论。
实际上这一论调忽视了发电机构正不断向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:发电设备随时可以升级,但燃油车报废前都不可能升级。如今,马自达已是唯一一家公开支持内燃机(ICE)持续研发的厂商,可见其理论并不被别的厂商认可。
相比于其他厂商的不屑,阿拉伯的产油国对马自达的“坚持”显得格外欢迎。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阿美石油公司在8月初宣布,其将与一个“对内燃机的推广有兴趣的机构” 成立联合研究项目,希望能提升纯燃油系统的效率以对抗混动、纯电的发展。
为这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,是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(AIST)。毫无疑问,上面的机构就是马自达。根据规划,未来阿美公司将会研发一种新型减排燃料,马自达则负责对应内燃机的开发。
更有意思的是,马自达也并非真正死心塌地坚持自吸。几个月前,荷兰的AutoRAI网采访马自达欧洲销售客户部副总裁后发文,透露了马自达将采用转子发动机开发增程式电动车的细节信息。
也许是考虑到与中东土豪的合作,马自达官方对于研发增程式电动车的传闻不予置评。但毫无疑问的是,马自达并不是完全投身纯燃油自吸动力,其必须在给自己留后路的同时,极力维护坚持初心的企业形象。
不管是对自吸的坚持,还是对操控的追求,马自达的品牌形象都在经历巨大的考验。其实早在去年,马自达推出GVC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的时候,就开始有人怀疑其宣传作用大于实际效果。
毕竟GVC只是一套可以限制扭矩输出的软件(最多30N*m),效果上能让车辆重心前移,使前轮负重增大5kg,以达到提高侧向抓地力的作用(官方宣称提升0.03G)。要说这套东西能明显提升驾乘体验,实在有些牵强,但当时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信马自达。
如今2018已经过半,对于目前突飞猛进的汽车市场,马自达通过主打“坚持初心”来博取情怀已经不太管用了。外形设计作为马自达最突出的传统优势,也正在被别的品牌赶超。面对日渐走低的销量,相信马自达也在进行相应的品牌战略调整。
不管是选择放下架子拥抱世俗,还是继续维护技术宅人设,马自达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。至于其技术宅的人设究竟是在招摇撞骗还是确有其事?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。